小寒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,冬季的第五個節氣;也是表示氣溫寒冷程度的節氣。一般是以太陽黃經達到285度時開始為小寒。
民諺講:大寒小寒,冷成冰團。可見,寒冷是最明顯的天氣特征。
小寒節氣前后,寒氣盛行。中醫認為寒為陰邪,易傷人體陽氣,而寒又主收引凝滯。因此,養生防病的重點就在保暖防寒和驅除體內寒氣,保養好陽氣,保持好血脈的通暢循環,身體機能才會有活力,人更有精氣神!
那么,需要重視哪些方面,該怎么做呢?
飲食食補:宜溫潤、補腎
小寒食補講究“溫潤”,應注重及時補充氣血,抵御嚴寒侵襲。宜多吃些軟、熱的食物。如粥、面條、熱牛奶、滋補養生的湯類等。食材上可以選擇羊肉、雞肉、鴨肉、甲魚;以及五谷、糯米、高粱米、核桃仁、枸杞、山藥、大棗、芝麻、龍眼肉、百合、栗子、桂圓等來溫腎補腎。美食烹飪方法也宜選用蒸、煮、燴、燉等。
當然,進補也要適量,體質偏熱,愛上火的人要適當少吃。
另外,冬季的大白菜、蘿卜等,也適宜多吃一些。大白菜含水量高,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,可以起到滋陰潤燥、護膚養顏的作用;蘿卜營養豐富,可以生吃,也可與羊肉、排骨等一起熬湯食用。
藥膳食療:滋補御寒
小寒節氣,在二九天的后期,即將進入最寒冷的三九天。此時也正是寒邪最盛的時期。在日常飲食中要特別注意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,來抵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。而適當做一些藥膳來食用,效果更加明顯。
平時可以選用一些藥材如:人參、黃芪、阿膠、枸杞、當歸、冬蟲夏草等,搭配一些食物如羊肉、豬肉、雞肉、鴨肉、鱔魚、甲魚,及核桃仁、大棗、龍眼肉、芝麻、山藥、蓮子、百合等燉、煲湯食用,能夠起到補脾胃、溫陽散寒、養血補虛、止咳補肺等作用。
推薦幾款滋補暖身、暖胃藥膳湯:
枸杞老姜羊肉湯(配料:羊肉300克、老姜1大段、枸杞12克、黃酒70克、鹽適量);
當歸羊肉湯(配料:當歸,黃芪,羊肉,蔥,姜,料酒,味精);
枸杞雞肉湯(配料:雞半只,枸杞子15克,山藥30克,生姜片15克,精鹽適量);
枸杞紅棗烏雞湯(配料:枸杞子40克、紅棗20枚、生姜2篇、烏雞1只);
滋補老鴨湯(配料:凈老土鴨2500克、枸杞,冬瓜,蘿卜,海帶,鹽5克,胡椒粉3克,黃酒2克,蔥白5克,姜片2.5克,味精1克);
洋參淮山排骨湯(配料:洋參25克、淮山藥50克、芡實50克、排骨500克、陳皮、精鹽少許)。
足要保暖:多活動、多泡腳
中醫認為,“血遇寒則凝”,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。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,即所謂寒從腳下起。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熱水泡腳。熱水泡腳,不僅能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和雙腳冰涼的情況,還有助于刺激足部的經絡和改善睡眠,進而提升臟腑機能。當然在泡完腳之后用力搓揉腳心(涌泉穴)也有助于驅寒和睡眠。
需要提醒的是:除了熱水泡腳,穿厚棉襪棉靴和多進行足部活動,都是有利于足部及身體健康的有效方法。也不要簡單的認為足部保暖就是局部保暖,事實上足部保暖是身體整體抗寒防病的一種保護。
提升抗寒能力:戶外運動、多曬太陽
“冬天動一動,少鬧一場??;冬天懶一懶,多喝藥一碗”,冬季雖然天寒地凍,但還是要重視適當增加鍛煉。特別是有太陽光的時段到戶外多做些相對舒緩的運動活動,有助于增強體質,提高身體抗寒能力,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另外,到戶外曬曬溫暖的陽光,可以調養人的情緒,讓人很快從緊張、激動、焦慮、抑郁的情緒中解脫出來,心情得到舒展、安寧。
【免費福利】
憑此信息,到全國各地任意一家甲冉生門店,即可享受“關愛手足健康”免費義診一次;登記服務信息,即可免費享受“鮮清抑菌顆粒”專業泡腳 + 健康檢查免費服務一次。
+ 10元,享受專業修腳一次(原價39元、58元,僅限新顧客第一次體驗)。
【轉發福利】
憑借“ 轉發 + 點贊 ”為自己贏得更多“福利”,詳情咨詢就近“甲冉生”灰指甲、手足病修護門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