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,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,一般在每年的9月22--24日,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,進入“秋分”節氣。“分”即為“半”之意,秋分日居于秋季九十天之中,平分了秋季。秋分節氣的到來,標志著秋季已經過了一半。2022年秋分日為9月23日。
秋分后,晝夜時間等長,并由日長夜短逐漸變成日短夜長;此外,秋分之后天氣開始逐漸變冷,晝夜溫差也開始變大,氣候的主要特點是涼和燥,如果不注意就可引起一些身體的不適或者感冒、胃腸、呼吸道等疾病。
在民間也有“秋分不養,一年白忙”的諺語,因此秋分時節要重視日常的養生問題,及時的根據季節變化、天氣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。那么重要方面有哪些呢?
1、補水防燥
秋燥易傷津耗液,使人出現口干目赤、聲嘶咳嗽、尿少便干、皮膚干燥等癥狀,建議日常適量多飲溫開水,注意堅持少量多次頻飲,不要等到口渴才飲水。平時喝一些淡茶、牛奶、豆漿等也較為適宜。
還可以適當用百合、沙參、麥冬、石斛、玉竹等燉湯食用來調理,收效都不錯。
2、秋燥多潤 宜吃酸味食物
秋分時節正是秋燥襲人之時。預防秋燥方便有效的就是飲食調理。應掌握“燥者潤之”和“少辛增酸”的原則, 盡量少食蔥、姜等辛味之品。
秋分時節,寒涼之氣與燥相合,屬“涼燥”,因此,可適當多吃有溫潤、濡養功能的食物,如蜂蜜、芝麻、核桃、杏仁、熟梨、柿子、百合、銀耳、山藥、鴨肉等,也可在煲湯煮粥時加入胡蘿卜、荸薺、百合、蓮子、銀耳等食材 。
另外,酸甘化陰,還宜進食一些帶有酸味的食品,如葡萄、石榴、蘋果、芒果等。另外,還要補充充足的水分,以溫開水為佳,
3、秋分進補忌盲目
秋分之后,可適當進補,但不可亂補,盲目進補,應注意以下禁忌。
第一、不要無病進補,中醫講究“虛者補之”。如果身體挺好,就吃好三餐即可,不需要吃什么補品;第二、不要盲目,一些中老年人喜歡買些名貴、價格高的藥物補養,但如果不針對身體臟腑情況,盲目食用進補,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、煩躁激動、血壓升高,甚至引起鼻血等,適得其反,反而傷身。第三、要注意日常“食補”,慎用“藥補”,“食補”注意飲食均衡、營養全面即可。在平時適宜吃些雞湯、骨湯、山藥、茭白、南瓜、蓮子、桂圓、黑芝麻、 紅棗、核桃等,能滋陰潤肺,養胃生津,但忌過量。
4、適當鍛煉,健身防病
天氣漸涼,容易誘發支氣管哮喘、慢性氣管炎、支氣管擴張、胃和十二指腸潰瘍、風濕病、甲狀腺機能亢進及心肌梗塞、中風、高血壓等疾病,入秋后堅持鍛煉,能提高機體抗寒能力,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。
秋風瑟瑟,萬物凋零,郁悶傷感的情緒也會令機體免疫力降低。此時,多做些愉悅身心的事,對減少冬季疾病有重要意義。
5、“秋凍” 要根據身體素質 把握適度
秋分時節,涼風習習,是秋凍的最佳時期。青壯年和身體健康者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,可適度凍一凍,有助于提高人體的抗寒能力。呼吸道抵抗力較弱而易患氣管炎的老年人也可適當進行“秋凍”,以增強體質,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:秋凍并不是堅持少穿衣物!因為秋天晝夜溫差較大,應根據氣溫變化隨時增減衣服,以防止秋涼感冒。另外,體弱多病、怕冷易感冒的病人則不能過于勉強“秋凍”,而是要注意保暖,否則反而對身體有害。
此外,三個地方“凍不得”
不能凍頭:隨著秋分天氣轉涼,受涼時常常會引起頭痛等癥狀。所以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要尤為注意,外出時注意頭部保暖,體虛的女性洗頭時用水也可以比平時熱一點。
不能凍肚臍:在中醫上,肚臍也被稱為神厥穴,對一些脾胃虛弱,怕冷、易腹瀉的人來說,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。
不能凍腳:腳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,也有“腳是第二心臟”之說。所以人們常說“腳冷,則冷全身”。足部寒冷,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,所以白天要注意雙腳保暖,晚上睡前堅持泡腳,既緩解一天的疲乏,又能溫暖身心。
另外一些日常細節,注意一下就好
首先,秋分過后,秋風蕭瑟,萬物凋零,人容易產生傷感、悲憂等不良情緒,中醫認為不良的情緒是導致各種疾病的主要因素,因此應調整精神狀態,保持心情愉快,胸懷豁達,寧神定志,收斂神氣。避免緊張、焦慮、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。
其次,要養成早睡(10點前最好去睡覺)早起的生活習慣。保證充足的休息,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,適應人體陰陽消長的變化。需要注意的是,心臟病患者不宜“起早”。
再次,適宜進行各種運動鍛煉,從而有效地放松身心、掃除抑郁心情。但對于運動方式及運動量,要掌握以“收”為主,可選擇登山、慢跑、散步、五禽戲、太極拳、八段錦、健身操等,避免運動太過劇烈,出汗過多而耗損陽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