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7日,迎來24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、也是入冬后的第三個節氣——大雪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“大雪,十一月節,至此而雪盛也。”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,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,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。
大雪節氣到來,標志著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到了。這一時期天氣會非常干燥、寒冷,濕度也較低。因此,人們都紛紛穿上厚厚的衣物保暖御寒。
我們要注意頭部、脖子、肩膀、前胸后背、腰部、腹部及腳的保暖,因為它們最容易受寒邪侵襲。頸部保暖一定要特別注意,因為冷風很容易通過頸部將寒氣帶給身體,從而引起嗓子疼、發炎等。另外,還應當注意保護好胸腹和關節部位。因為胸部受寒之后,易折傷體內陽氣,從而引發心臟病;而腹部受寒則易引起胃腸疾患。
除了要加強保暖御寒之外,還有一些很重要的生活細節,對人們養生防病也有極大的幫助,不能忽視!
一、早睡,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強免疫力
進入到冬季之后日短夜長,天氣寒冷,并且夜間溫度會更低。這時候應該順應氣節,早睡晚起。晚上22--23點去睡覺為宜,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強免疫力。如果睡得晚,人的機體免疫會不斷下降,所以太晚休息更容易患上疾病。
二、室內保溫更要保濕
雖然現在有些家庭有暖氣、空調,但也不宜開的很高,這樣會使室內空氣變得更為干燥,會讓人產生呼吸道不舒服、眼睛干澀、皮膚干燥等問題;另外,當空氣濕度低于40%的時候,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發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,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病。
因此要注意調節室內的濕度。冬季室內保濕可在散熱設施附近放一盆水,讓水慢慢蒸發,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。
三、多活動雙腳、泡腳
俗話說“寒從腳底生。”寒氣非常容易自腳底侵襲而入人體,因此,需要注意:大冷天更應該多走路,活動雙腳,可以促進循環、暖和雙腳。同時,每晚用40-45度的熱水泡腳,并按摩腳底的腳心(涌泉穴)部位,有利于驅散寒邪、溫補陽氣、防止凍傷。
此外,保持雙腳的清潔干燥,襪子勤洗勤換勤抑菌,更有助于預防真菌感染引起的腳氣、灰趾甲等問題。
四、要注意多喝溫熱水
干冷冬季里多喝溫熱水,不僅能給身體帶來熱量,還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和排出毒素。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,每次的飲水量不超過300毫升;每天保證1500--2000毫升溫開水的攝入,身體所需的水分即可得到滿足。
最佳飲水時間為:晨起、上午10點、下午15點、晚上睡前。尤其是在早晨,喝一杯溫熱水還能夠降低血液的粘稠度,預防心血管疾病等。如果在早晨喝一杯蜂蜜水,不僅能夠潤燥而且還能解毒。當然,如果用梨熬水喝,還能起到潤肺潤喉的作用,同時還能緩解便秘。
五、注意潤燥,適度進補
冬季寒冷干燥,可以食用大白菜、芝麻潤燥;也應注意多吃蔬菜和溫性水果,宜多喝粥。
在飲食進補上,適當吃一些羊肉、牛肉、大蔥可溫補陽氣;還有一些常用的食材如大蒜、韭菜、辣椒、生姜、香菜、洋蔥、山藥、桂圓、栗子及杏脯等性屬溫熱的食物,也適宜多吃,有助于御寒。當然還可以自制一些藥膳食用來滋腎養肝,比如黨參紅棗燉排骨、山藥燉豬肘子、芝麻核桃粥、當歸羊肉湯、枸杞豬肝湯等,需要注意的是,藥膳滋補也得適度為宜,不可過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