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蟄,古稱“啟蟄”,有“春雷驚醒蟄伏于地下越冬的蟄蟲”之意,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。
時至驚蟄,陽氣上升、氣溫回暖、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,萬物生機盎然,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。同時,各種病毒和細菌開始活躍;另外春暖花開,空氣中各種過敏原也會增多,容易過敏的人易誘發一些舊病復發或者引起新的過敏性皮膚病。
那么,驚蟄過后養生防病的重點有哪些呢?
1、注意養陽氣
春季的時候正是陽氣生發的時候,這個時候應該吃些有助陽氣生發的食物,比如說芥菜、韭菜、菠菜就非常適合現在吃。
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有助于升陽氣。中醫講:“動能生陽”。伸懶腰可解乏、醒神、增氣力、活肢節,早起不妨多伸懶腰;散步可以消除疲勞,更有助疏通全身的氣血,生發陽氣,保健身體。
調適情緒,以養肝氣。肝臟是個喜歡舒暢條達的臟器,所以情緒調養對養肝護肝來說作用重大;一定注意不要暴躁、抑郁、或者因壓力而心情郁悶。
2、飲食宜清潤
驚蟄時節總的來說是明顯變暖,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。我國民間素有驚蟄日吃梨的習俗。梨性寒味甘,有潤肺止咳、滋陰清熱的功效,可生食、蒸、榨汁、烤或者煮水食用。當然,要記住的時候,梨性寒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吃,否則會加虛寒癥狀。除了梨以外,白木耳、蜂蜜、枇杷、銀耳、蓮藕等食物也有不錯的潤肺健脾效果。
在日常飲食中應多吃清淡食物,如春筍、芹菜、糯米、芝麻、乳品、豆腐、魚、蔬菜、甘蔗等,以及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,保證人體能夠得到豐富而充足的營養素供給。
不吃或少吃油膩、刺激性的食物,如辣椒、胡椒、醬菜、燒烤、火鍋、油炸食物。此外,春天肝氣旺易傷脾,所以驚蟄季節要少吃酸,吃太多酸味食物,會損傷脾臟。多吃大棗、山藥等甜食以養脾,可做成大棗粥、山藥粥等。
3、注意防過敏
驚蟄天氣轉暖,皮膚的新陳代謝逐漸加快,皮脂和汗液的分泌逐漸旺盛,皮膚抵抗力降低,易過敏人群易出現發紅、瘙癢、脫皮等癥狀。主要是濕疹、過敏性皮炎、蕁麻疹等引起。
易過敏人群應減少與花粉、化妝品等的接觸,可以吃一些預防過敏的食物,如紅棗、山藥、蜂蜜、胡蘿卜等。
如果出現了過敏、濕疹等皮膚問題,要盡快涂抹外用產品把疹子消下去,以防加重或者皮膚破損。
4、睡前泡腳
在中醫里,足部被認為是“精氣之根”,有“春天泡腳,升陽固脫”之說。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反射區域,和穴位經絡,晚上用38--43度的熱水泡腳,令陽氣生發、氣血暢通,加速新陳代謝,溫暖全身,還能提升氣色,改善睡眠。當然也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生姜片、艾葉等,則有助于驅除體內寒氣。
當然,泡腳更要注意足部的健康,如果有腳癬、腳氣、灰趾甲、刺猴等,一定要及時修護,因為這些足部問題具有一定的傳染性,盡早解決既有利于防止自身傳染,又可防止傳染給家人。
此外,驚蟄過后也應注意做到早睡早起,既能讓心情舒暢,又能防春困;衣著上也不要那么快就換單薄的春裝衣物,注意頸、腹、腿和腳部的保暖,以防寒涼隨時來臨;戶外活動可適當增加一些,如散步、活動肢體、放風箏等都有助于舒發陽氣,強身健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