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,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,以太陽到達黃經255度開始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大雪,十一月節。大者,盛也。至此而雪盛矣。
大雪節氣的到來,標志著進入仲冬,氣溫顯著下降,天氣寒冷,氣候干燥,晝夜溫差和室內外溫差更會加大,還會有大風寒潮、降雪降雨侵襲,對人們的健康帶來一些影響,我們應該注意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養生防病。
第一、早睡晚起,加強保暖
大雪時節養生應遵循《黃帝內經》“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”的原則,保證充足睡眠。早睡可養人體陽氣,保持身體的溫熱;晚起可養陰氣,待日出而起,可躲避嚴寒,用冬眠狀態養精蓄銳,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,為來年春天生機勃發做好準備。
大雪節氣天氣寒冷,風寒之邪容易損傷人體,所以要加強防寒保暖。首先應該重點保暖的是頭部,頭部受涼,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癥狀。現代醫學認為,頭部血管密集,耗氧量大,熱量散發也多,因此頭部保暖(戴帽子、包圍巾等)很有必要,而且頭部保暖能幫助預防腦中風、腦梗等腦血管病。其次應保護好胸腹和關節部位。因為胸部受寒之后,易折傷體內陽氣,從而引發心臟病;而腹部受寒則易引起胃腸疾患。
第二、合理冬補,溫熱補益
民間素有“冬天進補,開春打虎”的說法。在寒冷的天氣中選擇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來調節日常飲食,可達到強身健體和暖身御寒的目的。中醫養生指出:大雪宜溫補助陽、補腎壯骨、養陰益精,食補以補陽為主。根據地域、天氣及習俗,南方不太冷的地方適合用鴨、魚肉溫補;北方氣候寒冷,可以用羊肉、牛肉補充身體元氣,增加御寒能力。
適合冬天經常食用的有羊肉、牛肉、雞肉、魚、蝦仁、桂圓、紅棗等,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,產熱量多,對于身體虛寒、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。
此外,最好常做一些熱量高又滋補的湯類食用,湯類不僅易消化,而且也能在短時間內給人體帶來熱量,補充因寒冷而消耗的能量。適合全家老人孩子食用補益又簡單好做的家常湯有:蓮藕排骨湯、雞蛋菌菇湯、海帶豆腐湯、豬骨山藥湯、蘿卜羊肉湯等。
第三、室內溫度,濕度要調適當
室內要經常通風,尤其是天氣好的時候要適時開窗通風,讓空氣對流。另外,室內有暖氣或開空調,需注意室溫切莫過高,室內太暖,加之空氣干燥,不利于皮膚保水保濕和呼吸道的健康,還容易感冒,建議室溫在20℃左右為宜。同時為了保持室內的濕度,可以適當的使用加濕器或者在散熱設施灑水,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。
以上三個重點做好的同時,還有四個日常的事項,養成習慣來做對身體健康更好!
1、宜多飲溫熱水: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,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,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。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--3000毫升。
2、宜粥養: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。提倡晨起服熱粥,晚餐宜節食,以養胃氣。特別是羊肉粥、糯米紅棗百合粥、黨參枸杞粥、芝麻核桃粥等最適宜。
3、宜調神:冬天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。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,如慢跑、跳舞、滑冰、打球等,都是消除冬季煩悶,保養精神的良藥。
4、宜健腳: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,襪子勤洗勤換,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,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。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,活動雙腳。